阅读历史 |
背景色:字体:[很小标准很大]

第173章 王珪:我有点方啊(1 / 2)

加入书签

孙伏伽这个时候忙的脚不着地,连同他带来的那几个手下也忙的满头大汗,最终还是李元景把钱庄员工喊出来帮忙打下手,这才让他们稍稍轻松了一些。

钱庄的人负责初步筛选,将有问题的人列出来,大理寺的官员负责最终确认,并且记录归案,至于审讯,那是以后的事情。

外面乱糟糟的成了一团,但孙伏伽这个时候已经不顾不上了,有问题的人实在是太多了。

不对,应该说这里的人都有问题,到目前为止,还没发现一个没问题的呢。

“殿下,外面有人吞了大量铜钱!”

正在钱庄角落里看戏的李元景接到了外面士兵的汇报。

“结果呢?”

“死了……”

“嗯!”李元景轻飘飘的挥了挥手,自寻死路,跟自己有什么关系。

不过他倒是挺佩服这位勇士了,连造假钱都不用砍头,你一个拿着价钱来骗人的这么积极干啥?活着不好吗?

铜钱吃上一个两个的问题并不大,有一定几率会在一定时间后排出来,也有可能排不出来,可能致命,也可能没有任何问题。

但对于敢吞食大量铜钱的,李元景只能说这是位勇士。

大口吞食馒头都有可能噎死人,更何况是那么坚硬,而且不会变形的铜钱呢?一把下去食道直接堵死,这个时候就算是大罗神仙再世也无能为力。

除非立即用外科手段开刀取出,李元景虽然算是大唐外科的推动先驱之一,但那些人现在都不在长安城内,等他们来了,那位勇士也早就凉透了。

“殿下,法不责众啊……”看着事态越发展越大,马周有些惆怅的皱着眉头提醒道。

“法!为什么就不能责众?”李元景一脸淡定无所谓的问着。

“水则载舟,水则覆舟!原罪不在他们身上!”马周把自己换了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,然后得出了这个结论。

法不责众这个问题只能在现实中存在,在理论和法理上是根本站不住脚的。

虽然没有任何律法有任何一条规定了法不责众,但千百年来,大多数王朝都在遵守这个潜规则。

当然,这么做也不是没有道理的,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多人的身上,如果这个时候一味的用法律来解决,而不考虑实际情况,虽然法律是得到了维护,但实际上却潜在更大的风险。

例如说这件事情,如果在场的这些人全部都要重罚,那么影响的将会是几百个家庭,几百个家庭会辐射几千个家庭,越来越多的人会因这件事情受到影响,甚至是产生恐慌,导致地方的不稳。

在比如说造反,几乎所有当权者都是只诛首恶以及罪大滔天者,如果全部参与人员都一并处死,那么恭喜,等待你的不是太平盛世,而是一场新的暴乱,一场规模更大的暴乱。

“好好学着吧,那些都是后话,现在必须要让他们相信,法是必须要责众的!”李元景不慌不忙的说着。

这些人怎么处理他不在意,那是大理寺的事情,但法不责众真的就有那么简单吗?

在法不责众的背后,是幕后主使者将这些罪名全部扛了下来,任何事情,总要有人站出来的,不然大家都是无辜的,那到底谁有罪?

“你说,这些钱该怎么处理?”玩弄着手中的假币,李元景若有所思的问着。

“将铅去除,回炉重造!”马周心不在焉道。

李元景有些疑惑,这当然是最简单的办法,但操作起来可不简单啊。

铅的熔点要比铜低的多,他是不信朝廷会花费那么多的精力让人一点点的去磨,况且在制作的时候,铅块已经有一部分跟铜融化后结合在了一起,现有技术手段是很难将其分离的。

而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,大概率是会全部融化在一起,然后再次出现五铢白钱的情况。

算了,这不是自己该操心的事,反正李二又不会把处理权给自己。

……

与此同时,门下省。

王珪刚刚处理了一些政事,通过了几份奏折,驳回了几份奏折。

越是在这个关键时期,王珪就必须要小心谨慎,每一份奏折都要再三的去考虑,看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到底是否与他们有关。

“家主,外面出事了!”

王珪愣了下,难以置信的抬头看着前来报信的这人。

即便王珪是侍中,是王家家主,也不可能想把自己人安排到哪里就能安排到哪里的。

为了在朝中布局,各家可谓是使出了浑身招数,而眼前这位正是王珪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成功安排进来的,对于他王珪很是看重,甚至要求不要频繁接触,更不要有任何的暴露。

然而今天却直接叫出了家主,这若是被外人听到了,后果不堪设想。

“什么事?”王珪四下瞅了瞅,确认没人这才松了口气。

“钱庄那边的事情被发现了,赵王直接让孙伏伽去现场捉赃,还直接派兵强行控制人群,有人为了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